全国科普剧创作与表演培训班圆满落幕

2018年3月14日至18日,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科学同盟网和《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承办的全国科普剧创作与表演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120余家单位的187名科技辅导员、教师和科普活动管理者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秘书长姜景一出席了开班仪式。

科学表演作为一项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科技场馆和学校的认可和欢迎,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理论讲座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向参与科普剧、科学秀表演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普及相关理论知识,提升科学表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实操能力。

本次培训课程包括科普剧的选题、编剧、导演和表演几方面内容,授课老师既有来自中科院、北京体育大学的科普专家,也有来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以及从事科学表演创作和实践的导演和剧作人。
首日培训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台的郑永春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创作科普剧《皮皮的火星梦》的心得体会,他提出的如何梳理科普剧中的知识点、科学家要早期、深度参与科普剧的创作、如何巧妙的设计科普剧中的观众互动以及为科普剧创作脍炙人口的歌曲等经验都给与会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郑老师也向学员们讲授了许多行星科学、天文学的知识,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


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王政珍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科学讲座,结合2018国际科普剧表演大赛“运动中的科学”这一主题,王老师从科学健身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实的研究数据为大家解析了运动和疾病的关系,其中她提出的“运动是良医”、“运动处方”等概念对帮助学员们理解运动中的科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沙锦飞老师从科普剧的戏剧结构和冲突入手,向参训学员讲述了科普剧的编剧与写作,斑马剧团的两位年轻导演则重点讲授了科普剧的表演、舞美、服装、道具、化妆以及灯光音响的运用技巧,并带领学员们进行了表演示范练习,帮助大家增强对科普剧表演的感性认识。

 

除了向老师学习理论和技能,培训班还安排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分享,来自江西科技馆、科学同盟网的几位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国际近景科学演绎的经典活动,巧妙的活动设计,创意性的表演理念,在学员当中引起共鸣。

培训期间,组织全体学员观摩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科普文化剧《雷锋》,这部情景剧由汽博馆员工自编自导,曾经获得2014中国博物馆协会评选的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学员们通过观摩,对立足自身,以小见大创作科普作品,注重科普剧的教育、科普和文化三重功能的塑造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最后一天的交流研讨会上,与会学员代表畅谈了参加培训的感受,来自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副主席娄玉泉说:“这次我们石林彝族自治县科协派来10名工作人员来参加学习,感到收获非常大,对我们今后开展科学表演这一工作有很大启发。学习到的一些内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我们回去之后就可以上手,感谢培训班的组织。”来自广西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罗梦妃说:“参加这次培训,让我对科普剧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科技馆曾经创作过有关声音的科普剧,这次学习近景科学演绎,又开拓了我的思路,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表演。”来自广东中山菊城小学的邵林老师说到:“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小学老师,我一直对好玩的科普活动感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和专家、同行学习,这次参加培训,让我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期待通过本次培训让科学表演工作能够走进更多的科技馆、学校,更好的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文化。